─七夕

緱山仙子,高情雲渺,不學癡牛騃女。鳳蕭聲斷月明中,舉手謝,時人欲去。 客槎曾犯,銀河波浪,尚帶天風海雨。相逢一醉是前緣,風雨散,飄然何處。



選自東坡樂府編年箋注
作者/蘇軾


    以後世史家穿鑿附會的能力一定會說:姬晉是帶著祥雲出生的。

    他出生之時有無祥雲已不可考,但姬晉確實是個仙風道骨的飄然人物。他自小酷愛吹蕭,因身在帝王之家,不乏好的樂器,也不缺好的老師,在姬晉的努力學習之下,他的蕭聲可比仙樂,每每皆令人覺得餘音繚繞,回味不已。但對於身為太子的責任來說,不努力學習經世治國之道,鎮日只思小人之藝,這就不是太好了。

    幸好周靈王也不是只有他一個兒子,在他埋頭鑽研音律十多年後,周靈王改立次子為天子。當下沒了所謂的責任,姬晉只留書一封感謝父王的養育,當晚便拋下一切,孑然一身地遊歷四方去了。

    某日,姬晉在泰山一帶遊覽,偶遇一道士浮丘子。浮丘子聽過他的蕭之後,驚為天人,見姬晉清骨奇佳,蕭音又帶靈氣,似鳳凰高渺傲情之貌,當下便將他帶回嵩山,修練道法,以待升天之日。

    姬晉是自由人,他不喜歡人世間那套規範與禮俗,只喜愛到處走、到處看,興之所至便吹奏音樂,不須要有人同樂,也不必有人陪伴。這樣的性情恰似鳳凰一般,不受居束,只做自己想做的事。也因為這樣的精神,姬晉跟著早已名列仙班的浮丘子學習,道法進展快訴,也令浮丘子感到欣慰。

    又一日,一名莊稼漢帶著兩名幼兒來訪。具言其名為牽牛郎,因與天帝的女兒相戀,不得相守在一起,只能一年一會。但孩子尚年幼,思母甚盛,一年一會太不合理。因耳聞浮丘公正在人間作客,去不了天上,只能在人間的牽牛郎特來商請浮丘公幫忙。

    姬晉不知道浮丘子要如何幫忙牽牛郎,他只是無法理解,為何凡人的情愛也會感染到應是無情無欲的神仙?相守在一起又如何?分開又如何?人還是要活下去,日子還是會過下去,這世間萬物依舊存在,時間也照樣流逝不歇呀?

    姬晉將內心的疑問向浮丘子提出,浮丘子笑笑地回答他:「這是屬於凡人的執念。」浮丘子很高興他沒有這些凡人的雜念,這表示他登上仙界的日子也不遠了。但「有情無情,皆是有情。既是自凡人而來,凡間的情也須好好做個了結。」姬晉將這句話記在心裡。

    幾年後,因周靈王后思子甚切,派了武官桓良出來尋姬晉。桓良費了九牛二虎之功,終於在嵩山尋到了姬晉。姬晉請他轉告家人:「若要見我,請在七月七日到緱山頭。」桓良連忙回皇宮覆命。

    等到了七月七日,不只皇室成員都至山下相候,一旁圍觀的大臣與百姓也不少。眾人待至中午,先聽得一美妙蕭聲自遠方傳來,周靈王后不禁喜極而泣,認得是姬晉的蕭聲。不多時,果見有一人駕白鶴飛來,停留在山頭上,正是姬晉。眾人欲上去同他說話卻尋不到路,正著急間,只聽得姬晉說道:「離宮之後,我潛心修練道法,如今得道正待升天,盼父母兄弟勿以我為念,我也會誠心禱祝家人平安喜樂,萬事順遂。」說罷,姬晉深深一揖,代替叩拜父母的養育之恩。舉手揮別親人後,便駕鶴離去。
   
    過不多時,浮丘子領著姬晉至仙界的迎仙門,舉行了登仙的儀式,姬晉正式為仙,號王子喬。

    此後數十年,王子喬依舊隨興之所至,隨處遊覽名山大川,悠閒自在,好不快活。只是他心裡仍有一事記掛,但時機未到,他也只好耐心等候。

    某年七夕,不巧與牽牛郎成為好友的王子喬正幫他顧家,讓他帶著小孩高高興興地乘筏去與織女相會。在多年前浮丘子的幫忙下,牽牛郎獲准住在天河的岸邊,對岸則住了織女,讓兩人能時常看到對方,但還是不能說話,一年也只能一會。

    忽見河邊飄來一木筏,上頭伏著一人,氣色蒼白,似有性命之危。木筏飄到王子喬眼前,上頭的人見到他,虛弱地請求道:「能否給我水和食物?我已有多日未進食了。」王子喬觀其貌色,有七八分神似桓良,為凡間之人,不知如何來到這仙凡交接之處。岸上仍屬仙地,凡人不能隨意踏上。王子喬也不多語,直接轉身進屋內拿了一碗水與乾糧,便放在他身旁。

    那人掙扎起身,先喝了一口水,接著狼吞虎嚥地啃光了乾糧,再將水喝完。雖只是清水白餅,但在那人嘴裡似乎是人間美味,感激萬分地向王子喬道謝。王子喬感到有趣,又自屋內拿了兩杯酒,一杯給自己,一杯給他,要他開始說起自己的經歷。

    其人名為桓雎,世居海邊,發現每年八月海上皆有浮槎飄來,年年不失期,無人知是從何處飄來的。因曾聽聞村中耆老說過:「天河與海通。」有心一試,備齊了水與食糧,便一人前往大海深處一探究竟。也不知過了多少日子,划了多少里程,水喝光了,食物吃光了,人也開始昏沉,接著便發現自己來到這裡。

    「這酒真好喝,但敢問恩公此處為何處?」桓雎將手上最後一滴酒喝光,意猶未盡地向王子喬問道。

    王子喬微微一笑,說道:「這酒名瓊漿,往後你大概是喝不到了。至於此處是那裡,你回去後到蜀地找嚴君平,他自會告訴你答案。」

    於是,王子喬又送了桓雎一些水與乾糧,愉快地目送著他離去。就算當年無法親自向桓良千辛萬苦地尋他並替他傳話之事道謝,幫他後代子孫一把,這情也算是還了。

    此後,王子喬心中再無掛念,世間也再無王子喬的蹤跡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春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